2003, 1(1).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为标志的信息与电子技术革命,不仅推动了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带动了军事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水平已成为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适应信息与电子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决定创办一份公开发行的电子技术期刊。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老一辈科学家和全国各地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命名为《信息与电子工程》的学术期刊终于面世了。 本刊以传播高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
2003, 1(1).
摘要:骨架变换是图像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已有的骨架变换方法成编程复杂,或运算速度慢,提出一种快速简便的骨架变换方法。该方法采用起飞—着陆法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距离变换,然后采用局部方向最大值搜索法进行骨架变换。
2003, 1(1).
摘要:数字图像的高效传输对于无线多媒体通信和网络图像交换等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道自适应主动块丢弃数字图像传输技术,在图像发送端以块为单位对图像进行划分,按照一定的规则主动丢弃部分图像块数据,以此减少所需要传输的比特流量,满足信道带宽要求,而在图像接收端通过全新的图像重建技术对丢弃的图像块数据进行恢复,从而完整地再现原图像。大量实验证明,该图像传输技术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量化步长调节式数字图像传输技术,用它传输的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003, 1(1).
摘要:利用正交小波包变换的高信号时频分辨特性引入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法,用于五类典型大地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距离可分性测度计算。结果显示,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法提取的五类典型大地目标特征具有更好的可分性。将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法与径向基函数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大地目标辨识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对于分解层次m=5,信噪比SNR≥0dB,五类典型大地目标能完全辨识。表明该大地目标辨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具有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2003, 1(1).
摘要:提出了一种以数字图像作为水印信息的算法,该算法将水印信息的分块DCT系数随机嵌入载体图像频域的中频段,提高了嵌入水印的安全性和顽健性。
2003, 1(1).
摘要:描述了一种新的视频动目标标识检测与识别技术,讨论了从视频中自动捕获用于识别动目标的最佳帧、动目标标识的自动搜索、标识字符的单字切分和字符图像的BP神经网络识别。实验显示,该技术运用于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能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光照,有很好的鲁棒性。
2003, 1(1).
摘要: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包括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KDD)、数据分析、数据融合(Data Fusion)以及决策支持。目前,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研究专门用于知识发现的数据挖掘语言;寻求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可视化方法,实现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研究在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挖掘;对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的方法研究。 数据挖掘已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零售批发、公共设施
2003, 1(1).
摘要:在频域中推导了适用于差分类数值方法的吸收边界条件的构造方法,并通过选取不同参数导出了几种现有的吸收边界条件。在计算了一般形式的吸收边界条件的反射系数之后,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自适应吸收边界条件。
2003, 1(1).
摘要:已有的对雷达起伏目标理论的研究,只涉及对所谓0类、I类、Ⅱ类、Ⅲ类、Ⅳ类目标的情况。其中0类是不起伏目标,I、Ⅱ类是分别按瑞利分布作一致起伏和独立起伏的目标,Ⅲ、Ⅳ类是按另一种设定规律作一致起伏和独立起伏的目标。本文研究了一种按Rice分布起伏的目标,得出了在这种情况下雷达目标的检测概率与积累脉冲数、要求的平均信噪比及噪声超过门限的概率间的关系,并用曲线图表达了这些结果。
2003, 1(1).
摘要:在基于CC-NUMA结构的高性能计算机上,研究三维空间非理想爆轰波传播的并行化计算。通过对原串行程序进行分析与测试,确定了以曲率计算、第一次差分计算和第二次差分计算等为并行化的重点。结合并行机结构特点,采用“分而治之”和负载平衡等并行处理技术,将串行程序转化成并行程序。在高性能服务器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测试表明,爆轰波传播并行程序的运算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3, 1(1).
摘要:介绍了实时远程跟踪可视化的系统框架构成和关键技术,解决了程序对接、数据传输和程序交互控制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一个基于服务器/客户方式的实时远程跟踪可视化原型系统。
2003, 1(1).
摘要:利用交变极性聚焦磁场聚焦存在稳定解的条件,合理设置聚焦布局,可有效抑止束质心的Corkscrew运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交变极性聚焦场聚焦,抑制了束脉冲顶部质心横向运动的发展,同时可剔除束脉冲前后沿能散度较大的那部分束。对实验所获束质心运动结果进行了打靶效应模拟,采用交变极性聚焦场聚焦,抑制束质心横向运动的效果是显著的。
2003, 1(1).
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对称梁岛结构进行了力学特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该结构的尺寸对其位移量、谐振频率及模态振型的影响规律,为此类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2003, 1(1).
摘要:盲信号分离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用于解决从混合观测数据中分离源信号的一门新技术,已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盲分离的主要理论和两大类实现方法——独立分量分析和非线性主分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实现盲信号分离的不同算法、在非线性混合情况下的算法以及盲信号分离将来的发展方向。
2003, 1(1).
摘要:2003年2月7日的“Sandia实验室新闻(Sandia LabNews)”报道了该实验室的“微引信(MicroFuze)”研制工作。这种“新一代器件”是一种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工艺的安全与解保器件。由于使用了微机械传感器,更加皮实、小巧。开发目标是首先可用于常规武器的“安全、解保、引信及点火(safe, arm, fuze, and fire)”组件。目前尚处于“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阶段。 该器件外型为1/4
2003, 1(1).
摘要:从现行陆基系统的局限性入手,着重述及新航行系统CNS/ATM迅速发展的必然、明显效益及其技术基础,阐述了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特点和关键技术作了扼要分析,最后简介了系统的发展概况。
2003, 1(1).
摘要:从普遍接受的三个基本假设出发,讨论环境因子的定义和失效机理不变的约束条件,重点综述环境因子的研究现状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引入反应论模型解决环境因子预测问题的可能途径。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官网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公众号